來源:湛江日報-湛江新聞網(wǎng)
一年一度的端午節(jié)即將到來,6月10日記者采訪了民俗專家朱衛(wèi)國,他為大家細說湛江的端午節(jié)風俗。他概括說:端午節(jié)的風俗相對而言保留的也是比較多的。湛江的端午節(jié)也稱五月節(jié),一般五月初一就開始了,五月初一吃桃子,早上用艾葉揉汁放水里洗臉,晚上用艾葉和其他藥草混合了煲水洗澡,初五以雞、鴨祭祀神靈、祖宗,吃粽子,晚上同樣用艾葉煲水洗澡。
往年端午節(jié)賽龍舟的熱鬧場面(資料圖片)。記者張鋒鋒 攝
吃粽子 湛江特有“鴨乸粽”
朱衛(wèi)國說,粽子在我國的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已經(jīng)有了,其實在屈原之前,粽子文化已經(jīng)比較普及了,最早主要是作為一種懷念先祖、祭祖的祭品。因為五月份是民間說的的毒月,五毒俱全,所以需要有一些祭祀的方式祈求護佑、祈求平安,配有五色草、五色線等等。后來“屈原子五月五日投汩羅而死,楚人哀之,于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之”,這個節(jié)日因屈原而更有紀念意義。
朱衛(wèi)國說, 粽子最初也不是用葉子來包的,而是用竹筒灌入一些米來做的。后來發(fā)展到用竹葉、芭蕉葉來包裹。在湛江,每年端午節(jié),擅長編織蒲席的雷州人,都會用熟稔的編織技巧,編織出各種造型活潑的粽子。因為主要編織成鴨子,編織得活靈活現(xiàn)的,所以這種粽子被雷州當?shù)厝朔Q作“鴨乸粽”。發(fā)展到后來,在雷州、徐聞、遂溪、麻章等地的農(nóng)村,都有“五月五,提鴨母”的習俗。
用來制作“鴨乸粽”的簕古葉,又稱櫓罟葉、野菠蘿葉。櫓罟是雷州半島特有的本土植物,海康縣志記載“櫓罟”:“櫓罟多生于田塍籬落間,隨處有之,唯生于沙土者高僅一二尺,不能成木,赤土高有丈余,然亦廢材……“編織粽子的一定要用新鮮的簕古葉,不僅可以保住粽子的原味,吃粽子的時候還能嘗到簕古葉的清香。
粽子編織如鴨子狀的就叫鴨乸粽,手巧的人還可以織成狗仔、豬仔狀的,非??蓯郏∨笥押芟矚g。“鴨乸粽”因為制作工序復雜,近年做“鴨乸粽”的人越來越少,會編織“鴨乸粽”的人也越來越少了。
賽龍舟海上舞龍 祈愿國泰民安
說到湛江的“扒龍船”,歷史也是比較悠久了。雷州(原???南渡河沿岸村莊,自附城麻演至楊家一帶,歷年端午節(jié)都有扒龍船的習慣。吳川鑒江的龍舟競渡,也是清朝就有了。廉江賽龍舟奪錦活動始于清朝乾隆年間,最早是九洲江下游的船工駕舟競渡為樂,安鋪的賽龍舟也非常出名。
朱衛(wèi)國介紹,湛江的扒龍船也很有特色,主要因為我們的海比較多,也有內(nèi)河,吳川黃坡、雷州的企水、遂溪江洪扒龍船的風俗都很興盛,因為他們的龍船很簡單,就是在平常的小舢板,端午時安裝一個龍頭,一條龍尾就成了龍船了,劃的人不多,就是那么十來二十個人,龍頭龍尾平常把它收起來,放進村里面的祠堂供俸,來年再進行安裝和進行一些龍舟的賽事。
前幾年,湛江曾經(jīng)搞過五屆國際龍舟海上邀請賽,邀請了一些國家的龍舟隊參寒,朱衛(wèi)國還擔任過開幕式的總導演。他說我們湛江的龍舟文化與眾不同,有它一種海上的特色。
湛江的扒龍船和舞龍又可以相輔相成的,例如調(diào)順的網(wǎng)龍,原先的那種舞龍方式就是水陸兩棲,既然可以在陸上舞,也可以跳到大海里面舞動,更體現(xiàn)龍是源于大海的深海蛟龍。調(diào)順網(wǎng)龍在第四屆湛江海上龍舟國際邀請賽上表演,挺有氣派,更有特色。
扒龍船和舞龍承載著我們祈愿龍的傳人國泰民安,風調(diào)雨順的夢想,傳承這種端午文化還是非常有現(xiàn)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的。
插艾草 洗藥浴 防病祛邪
民間說五月是毒月,五毒俱全,是因為端午期間,天氣炎熱潮濕,蚊蟲孳生,人們易生病。而艾草又稱灸草,為多年生菊科植物,莖葉均有特殊香氣,《名醫(yī)別錄》有對艾草的藥用記錄:味苦,微溫,無毒。主炙百病,可作煎,止下痢,吐血,下部匿瘡,婦人漏血,利陰氣,生肌肉,辟風寒,使人有子。五月也是艾草生長茂盛的時節(jié)。因此,湛江民間在端午節(jié)前用艾草和其他草藥煲水來洗澡的習俗,除疾去毒。這些草藥主要是艾草、菖蒲、竹葉草、香茅、柚子葉、桃子葉、野姜、五指楓、三椏苦、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草藥。捆成一束束的,帶著泥土和青草的芬芳,幾塊錢一束,買的人很多。講究的人家,端午節(jié)那天早上用艾葉揉汁放水里洗臉,午時用艾葉和其他幾種草藥混合了煮成藥水洗浴,特別是要給小孩子洗,說洗了不出痱子,不生毒瘡。
記者看到,6月9日(農(nóng)歷四月二十九)開始 ,集市上就開始有小販運了藥草來賣了,五月初一那天,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都會有農(nóng)民早早從田間收割藥草去賣。湛江人平時也喜歡用草藥煲水防治疾病,到了端午節(jié)則增加了一些品種,多達十幾種。
湛江人還會在家門口插艾草、或者在門上綁上艾草,有防病祛邪之用處。有的地方還要插桃枝,寓意是驅(qū)災(zāi)擋邪,大吉利是。
有的農(nóng)村家庭還會將艾葉(有時也加上香茅)扎成火把,點燃形成濃煙,在屋里熏幾遍。熏死或趕走蚊子和蛇,熏過幾遍后,屋里幾天都是艾的香氣,沒有蚊子,估計蛇也躲遠了。
朱衛(wèi)國說,端午用中草藥洗澡和用藥草熏屋,其實也是有一定科學依據(jù)的。由于端午期間暑氣最毒,邪氣最盛,人容易生病,瘟疫也易流行;再加上蛇蟲繁殖,易咬傷人,在古時醫(yī)療條件較差的情況下,人們很有必要小心預防。
本文來自【湛江日報-湛江新聞網(wǎng)】,僅代表作者觀點。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(fā)布及傳播服務(wù)。
中國艾草網(wǎng)官方網(wǎng)址: hodw.cn
中國艾草網(wǎng)官方網(wǎng)址: www.haoai123.com